5年亏掉380亿元,民宿霸主爱彼迎退出中国市场,管理是硬伤
5月25日,爱彼迎突然发布了“致中国用户的一封信”,信中称,爱彼迎中国将重新调整业务方向,全面服务于出境游,从2022年7月30日起,将暂停支持境内游房源、体验及相关预订。
爱彼迎是靠共享住宿起家的全球民宿霸主,经常出境游的人一般都很熟悉,市值曾一度超过1000亿美元。至此,又一家国际巨头退出了中国市场。
其实爱彼迎这一举动既是偶然也是必然,受疫情等原因影响,过去5年时间,爱彼迎亏损高达380亿元。退出中国市场,似乎也在预料之中。
爱彼迎,共享经济的先驱
爱彼迎从一个默默无名的小网站发展成民宿市场的超级独角兽,只用了十几年的时间,充满了传奇色彩。
2007年,26岁的布莱恩·切斯基和他的好友乔·杰比亚一起去往旧金山创业。但创业的过程一路坎坷,甚至到最后他们连房租都快要交不起了。
而此时,他们所在的地方正在举办一场国际设计展,由于参会人员过多,附近的酒店几乎都被订光了,有很多人找不到住宿的地方。
于是切斯基和杰比亚抓住这个机会,在自己的公寓放了三张充气床垫,用来租给找不到酒店的参会人员,每晚收费80美金,床垫很快就被预订了出去。
他们还为此创办了一个名为airbed and breakfast的网站,意为“充气床垫和早餐”,爱彼迎的英文名airbnb也是来源于此。
两个小伙儿靠着突发奇想的“共享住宿”,初步触碰到了那时还不流行的共享经济,并赚到了自己人生的第一桶金。
2008年,为了加速爱彼迎的发展,两位创始人邀请了从哈佛大学毕业的软件工程师内特·布莱查奇克加入,三人合力在互联网上搭建了爱彼迎的开放平台,成功打通了房东、短租客和民宿之间的关系,并把总部设立在旧金山。
爱彼迎通过公开平台提供多元化的住宿信息,用户则可以通过网络或手机应用程序搜索房源信息并完成在线预订,让旅游人士和家有空房出租的房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三年后,爱彼迎的服务增长超过800%,让人瞠目结舌。
从创办到上市,爱彼迎先后完成了16轮融资,在资本的助力下,其运营模式经过不断地完善和优化,陆续整合了全球海量的住宿资源,终于成长为今天的国际巨头,还被时代周刊称为“住房中的eBay”。
从雄心勃勃到黯然退场
在征服了海外市场后,爱彼迎将目光投向中国。
2016年,爱彼迎正式进军中国大陆市场,内部还曾壮志满满的高调喊出了“赢在中国(win china)”的口号。
爱彼迎高层早期对中国市场的重视,不仅让中国大陆成为了爱彼迎第一个拥有独立运营团队和产品团队的市场,还让联合创始人之一的布莱查奇克每个月都来一次中国,和团队开会沟通交流。
虽然受到重视的中国市场一度有所建树,但爱彼迎在全球市场却遭遇当头一棒。2017年到2021年,爱彼迎分别亏损7005万美元、1686万美元、6.74亿美元、45.85亿美元、3.52亿美元,总共亏损折合人民币高达380亿元。
特别是在疫情爆发之后,旅游业遭受了致命打击,爱彼迎一年亏损几十亿美元也就不足为奇了。亏损之后,爱彼迎赚钱的欲望愈发强烈。
2022年第一季度财报,爱彼迎实现了15亿美元的营收,调整后的税息折旧及摊销前利润达2.29亿美元。而如此漂亮的成绩单,中国市场却几乎零贡献。
与有所复苏的全球市场相比,中国市场只占据爱彼迎总营收的1%,看起来似乎并不重要。急需扭亏为盈的爱彼迎此时将主要目标放在境外,放弃不算重要的中国市场也就顺理成章了。
不过,如果爱彼迎能将2019年上半年时中国市场业务增长近三倍的势头延续至今,它还会选择退出吗?
从爱彼迎从进入中国市场时的雄心勃勃到最终黯然退场,究其原因,除了疫情这个客观因素外,中国管理团队的本土化程度不够也是不争的事实。
缺乏本土化决策权是关键
进入中国市场的前两年,爱彼迎中国的CEO连续换了六任,直到彭韬的上任,中国团队的高层才算稳定下来。彭韬在任期间,也曾良好地建立了爱彼迎美国总部与中国团队之间的平衡。
而外资企业在华最终失败退场的一大常见原因就是很难拥有自主决策权,由于要借助总部的资源,很多事情就需要总部来做决定拍板,不仅速度慢还不能对决策予以否定。
再加上外资企业喜欢套用在海外市场已大获成功的商业模式,做出的决策如果本土化不够,就会导致其在中国市场水土不服。
最开始,爱彼迎登陆中国时竟然不支持微信和支付宝支付,只支持PayPal之类的国外转账系统。用户投诉没有24小时中文客服不说,还不能打电话或者线上投诉,只能通过邮件投诉。甚至连中文名字爱彼迎,都是在进入中国长达两年后才起的。
这样的水土不服,在彭韬上任后有所改观。他始终认为中国这个14亿人的庞大市场有属于自己的市场规律,需要按照中国市场的规律去做决策。
在他反复游说美国总部之后,终于拿到了相对充分的自主决策权,2019年中国区业务大幅增长就是在彭韬治下。
但随着2020年的疫情爆发,美国总部面对业绩压力,再次调整了全球战略,彭韬的“特权”也不断被收回,美国总部与中国团队之间的平衡被打破。被逐渐边缘化的彭韬,也不得已在去年10月离任。
虽然彭韬没能在疫情之下挽狂澜于不倒,但从任期的表现上看,他算是比较接近本土化的管理者了。
而且彭韬离职后,CEO的职位空缺至今,这样的爱彼迎中国如何能在竞争激烈的中国本土市场生存下去呢?
爱彼迎中国发布退出中国市场的消息当天,飞猪、路客、途家以及美团民宿等平台也纷纷发文,力求以最快速度招揽爱彼迎旗下的优质房东入驻,瓜分其留下的市场份额。
写在最后:
中国高达14亿人口的庞大市场规模,即使现在旅游业短暂的被冰封,但未来的不久肯定会有一波报复性的反弹。爱彼迎此时完全退出中国市场,放弃手上的“香饽饽”容易,再想进入就太难了。如果哪天想重启中国业务,届时也只是爱彼迎与新中国市场的故事了。
不过也有爱彼迎的房东说,就是少了一个线上预订渠道的生意罢了。